|
Post by 李平
太对了,这边分析的很好,那边对赵云却这么想?
两战的差距,如此明显是因为长坂赵云极度恶劣的作战环境,吕姜兄视而不见,却说这差距是因为或许张合前一战体力受损?
阁下对吕布的态度和对赵云的态度差别实在令人惊叹。
p.s.关于少年张飞武力低于巅峰张飞这一点,也是你的猜测,虽然我认同这一猜测,但是这种...
李平兄,赵云背阿斗第二次遇见张合,赵云为何恋战?当然是因为赵云认为经过第一战之后认为自己能够战败张合(不知道李兄对这一猜测是否认同).但是迎战到十余合才知道自己低估了张合,才慌忙退走,慌不择路,颠下土坑.如非红光之助,早已葬身沙场.
拙见:如果不是因为第一次交战张合的速退低估了赵云的判断,赵云在背负阿斗的情况下不至于决定去恋战而导致险些没有走脱的后果
Post by 樊哙
我只看到,原文中写明,赵云凭借枪法,打的这二将心惊胆寒,没见说什么体力 我不喜欢乱猜,甚至窜改原文
哦,对了,原文这么写的,赵云杀来,徐晃张颌终因为体力不支,心脏病爆发,败退
另外,我还没看到你说的徐晃,比华雄,张颌,哪里强,莫非徐晃是超一流...
樊哙说只看到赵云凭借枪法,打的这二将心惊胆寒,莫非没有看到"次日徐晃恃勇而来,溺战赵云黄忠,而后者不出战"?难道"次日徐晃恃勇而来,溺战赵云黄忠,而后者不出战"也是在下猜测或是兄有意无视?
Post by 潜水艇
于禁李典参与了汝南之战?从哪里看出来的? “惟独”放着张合高览不用?请问夏侯曹仁许褚几位这两天又做了些什么?张合高览之前没有参战的原因很简单,伏兵于后,“以逸待劳”。当然,如果吕姜兄觉得这个解释不合理,坚持认为那个汝南骧山两头跑的解释更合理,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潜兄好:
许楮在忙啥,文中有交代,溺战刘备以便误导刘备的判断.
夏侯敦,曹仁是曹操亲信,如果安排在自己身边护主,有其道理.
张合高览的安排则比较尴尬.在下当然不能肯定二人一定参加了汝南之战.但是考虑到曹操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刘备各部的战略,拙见张合高览参加汝南之战似乎更合理.毕竟张辽于禁李典从汝南速灭刘辟--->沿途几乎全歼关羽一部-->参加骧山之战速灭刘备赵云余下兵马
而徐晃乐进也没闲着,从第一天战张飞,鏖战到次日关羽来救.
故拙见,张合高览很可能参加了汝南之战.故汝南速灭,关羽速败,(当然,如果兄认为不需要张高,凭张辽就能够搞定,在下也没法反驳)
至于郝将军所说张合高览不至于疲兵作战之说,则就不必讨论了,曹操既然能够安排张辽一日之内三次大战,则明显是曹操集中优势兵力搞连续作战.
潜兄,在下承认对张合高览的行程只是猜测.而且并不肯定,只是认为这样理解比较合理.请多指教
-----------------------------------
英雄兄猜测的"徐晃被曹操临时点将,只好硬着头皮上。"既然在说笑了,在下也不多说了.
操曰:“谁敢当之?”徐晃愿出,操令急迎之。徐晃出马,与良战二十合,败回本阵,诸将栗然。
明明是徐晃自愿出战,何来点将?
兄言众所周知,马超和张飞的武力不相上下。既然张合能与张飞大战一百余合,张合当然也有与马超大战一百余合的实力。请注意:张合大战张飞一百余合败走,是因为战局不利!
呵呵,这个"众所周知"似乎不太准确,即便在琅牙论坛的27名网友调查中,二将并列或者相差排名在前后的也只占到70%,还不至于众所周知吧(呵呵,抠个字眼,望英雄兄别见怪)
即使张合能与张飞大战一百余合,也并不一定表示张合也有与马超大战一百余合的实力.因为大战百余合并不表示武力相等
张合大战张飞一百余合败走,是因为战局不利呵呵,兄忽视了张合是"死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