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 永远的黄金战车
每年的这个时候,这个江湖都有一些人离开,带着我们无限的怀念和追忆.年复一年,不曾改变.13年了,走了不少人,我以为这样的送别已经让我麻木,抑或已经习惯了这样波澜不惊的心情.直到上周末的那场告别战:希帅哭了,默克哭了,卡恩穿着裁判的衣服接受全场观众的欢送.我突然意识到:什么东西结束了,从1999年那场的诺坎普决赛起始,定格在2008年5月17日的安联.
99年5月那场决战,记住胜利者的人成为了曼联球迷,而记住失败者的人,则成为了拜仁球迷,这是比较经典的一个说法。还清楚地记得那场戏剧性的比赛,记得卡恩库福尔的目瞪口呆,记得绍尔扬克尔的射门中柱,记得小贝索尔灿烂的笑脸。或许悲剧真得更能打动一个十二岁的少年,“他们领先了80分钟,他们很棒,但他们真得很可怜。”若干年后,当和朋友聊起足球的时候,我总是喜欢用这样的一句话来评价当年那场比赛,并以此来解释喜欢上拜仁的原因。
01年我们赢了,老虎,大伯,杰里,利扎,天使,绍尔,狮王,希帅,这些人拿到了两年前就该属于我们的冠军杯。那届比赛里,他们的铁血与坚韧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我们告诉了曼联皇马什么叫血债血偿,我们联赛最后10秒逆转沙尔克。我看到了一支不可思议的球队,他们每个人的技术都不出色,但他们懂得足球场上最原始的道理:要战斗到最后一分钟。其实这道理在生活中同样适用,我们和那些绿茵场上那些战士们一样,有属于自己的战场,也不该轻易说放弃。
9年弹指一挥间,我长大了,而他们却都走了。
老马走了,带走了对冠军杯的遗憾,带走了德国足球90年代最伟大球员的称号。
大伯走了,带走了伤腿灭皇马的磅礴大气,带走了出场杀曼联的惊天动地。
老虎走了,带走了德国足球百年帅才的赞誉,带走了领导拜仁中兴的成就。
杰里走了,带走了那句令天下第一后腰维埃拉胆寒的:“中线就是你的底线,你过一次,我就让你惨叫一声。”
利扎走了,带走了昔日天下第一左后卫的光环,带走了巴斯克人特有的战斗精神。
天使走了,带走了天使之翼犀利的突破与助攻,带走了9年的陪伴与忠诚。
绍尔走了,带走了慕尼黑唯一王子的荣耀,带走了8次德甲冠军的记录。
08年,只剩下卡恩和希帅。
4月18日的联盟杯,我们3:3平赫塔非,足球世界里一切的元素都在这场比赛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压哨绝杀已经不容易了,何况是双压哨;加时赛落后1个已经很难赢了,何况是开场3分钟就落后两个。不知道是不是9年前那支横扫欧陆的劲旅灵魂附体,托尼像极了那个拖着伤腿上场震惊伯纳乌的巴西神射手,里贝里像极了那个当年力挽狂澜于既倒的德国足球百年帅才,卡恩最后冲上前去的永不放弃也像极了当年最后一分钟拉起库福尔的绝地反击;希帅换上索萨,也像极了当年遣上埃尔伯,绝杀皇马的经典一刻。一切的一切,都像极了多年前那些追逐光荣与梦想的战斗,除了最后的结果。
我们没能夺冠,甚至连决赛都没进,即便这是欧洲二流的联盟杯赛。然而,这场比赛的惊鸿一瞥,足以载入史册。它虽比不上国内三冠的耀眼,却赋予了这支队伍如9年前般的斗志与血性,也重现了卡队那句经典的永不放弃.我想,它已经足够可以用来送别卡恩和希帅,以及那上一个9年。
卡恩走了,希帅也走了.我们再也看不到在门前咆哮着的狮王,和穿着风衣指挥比赛的儒帅.在5月17日的安联,一切的一切都在准备着告别,庆典为告别让路,冠军为告别让路,甚至比赛,也为告别让路. 因为走的人是卡恩和希帅,对于人们来讲,怎么样都不过分.
奥特尔身上的16号,索萨身上的20号,里贝里身上的7号,托尼身上的9号,王子身上的11号…伤感中的我,看到这些,总会有不小的憧憬.我知道,这是传承,也是希望。
或许,结束真的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或许,前辈们当年的铁血与坚韧,真的能在这些人身上实现.或许明年,他们真的能反攻欧洲,让欧洲诸强看到一支全新的拜仁….
球迷们已经等了七年,不知还要多久,才能看到王朝的复兴?
写于2008年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