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乌鹊南飞

[原创] 小议蜀国五虎大将的位次

[复制链接]
2022-1-20 17:50:43

主题

好友

1245

积分

太守

寧泊子 发表于 2022-1-18 20:58
說句傲慢的,與其等他的史料證據,可能區區做的功課逆推還要快點

1.呵呵呵,宁兄既然这么有自信,那就加油挖掘真相吧。我查了下《华阳国志》,寋硕版本不同有好几种写法,但没有他和尹异的籍贯记载。

2.从陆路翻巫山不可能所过皆克的,川东直到明末都还是少数民族土司混杂的地区,地贫出产少,没有多少沿路仓储的。巴郡户口虽多,也是要入平地之后。白帝之险不比剑阁逊色,将大队陆军堵在外面一点问题也没有。事实上江州与白帝都围城很长时间。因此可以推断刘备入蜀走的是水路,刘璋只重视陆军,不重视水师,才有后面诸葛亮增援的空子可钻。刘备的水军只有两只,一只在关羽手中对抗乐进,一只被他自己带队入川,那么诸葛亮入蜀必定要借用孙权的水师。
回复 举报
2022-1-20 19:04:06

主题

好友

2612

积分

大司马录尚书事

乌鹊南飞 发表于 2022-1-20 17:47
1.史料空白的地方只能等蜀简挖出来再说了,或者以三国之前的两汉,之后的两晋南北朝史料喻指。

2.黄忠也 ...

2.黄忠也可以是大牛啊,大牛也不见得非得外来和尚,从事实来看,老汉升完全够格。以亲疏排位次叫“任人唯亲”,这算恶政吧


如果劉表手下一個中郎將叫大牛,那馬超算甚麼?黃忠完全沒有甚何史料證明他在劉表手下的作為,想像力不能太豐富。至於親疏有別,當是要把能力一起考慮之後的結果,這並非「用人唯親」,而是社會性與人性的必然。

刘琦所领的江夏部有万人,赤壁之后刘备自己才多少点人?刘琦死之前他的队伍刘备如何插进手去?说主从是刘备捧刘琦,最起码俩人也是合伙人的关系;而刘琦作为大股东之一,绝不会是傀儡。赤壁后刘备在哪都是客将,这个身份并没有什么改变。


按諸葛亮所說,劉備赤壁前的實力就以經超過劉琦一倍。論實力,他只得劉備方三份一強,論名位,跟本無法跟劉備相比。劉表死後,孫權方即把劉備當作荊州最大的影響力看待。

  1. 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輯睦,軍中諸將,各有彼此。加劉備天下梟雄,與操有隙,寄寓於表,表惡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備與彼協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與結盟好;如有離違,宜別圖之,以濟大事。
复制代码

另外,宁兄从何而知黄忠与刘琦一点关系也没有?黄忠的老上级刘磐,就是刘琦的表兄,这关系很硬吧


要從申,想像必須有史料支持。劉磐並非黃忠上級,黃忠的上級是劉表,

  1. 劉表以為中郎將,與表從子磐共守長沙攸縣
复制代码


劉表死,所有荊州牧府與鎮南將軍府的僚屬皆沒必要效忠劉琦,韓嵩已經把話說得很明白

  1. 今策名委質,唯將軍所命,雖赴湯蹈火,死無辭也。以嵩觀之,曹公至明,必濟天下。將軍能上順天子,下歸曹公,必享百世之利,楚國實受其祐,使嵩可也;設計未定,嵩使京師,天子假嵩一官,則天子之臣,而將軍之故吏耳。在君為君,則嵩守天子之命,義不得復為將軍死也。
复制代码


回复 举报
2022-1-20 19:40:08

主题

好友

2612

积分

大司马录尚书事

本帖最后由 寧泊子 于 2022-1-20 19:58 编辑
乌鹊南飞 发表于 2022-1-20 17:50
1.呵呵呵,宁兄既然这么有自信,那就加油挖掘真相吧。我查了下《华阳国志》,寋硕版本不同有好几种写法, ...

1.呵呵呵,宁兄既然这么有自信,那就加油挖掘真相吧。我查了下《华阳国志》,寋硕版本不同有好几种写法,但没有他和尹异的籍贯记载。


問題是區區對這問題的興趣有限,從現在做的功課看,該文作者應該是把尹異當李異,這一條已經可以推到

寋城是吳書的寫法,吳書與陳壽約略同時,陳壽在三國志內,騫字有9例,謇字有8例,沒用寋字。可見即使後來史書有傳抄上的錯吳,最少在裴松之作注的時侯,這三個字各不相同。

  1. 《說文》騫:馬腹縶也
  2. 《爾雅釋樂》徒鼓鐘謂之修徒鼓磬謂之寋
复制代码


至於文中說的寋碩,在晉書作騫碩,到《通鑒》才變作寋碩,可見是由唐到宋間的傳抄發生錯誤,或把兩字當為一字也是發生在這時期。

至於以地為姓,目前沒找到德陽與寋/騫/謇的相關資料

事实上江州与白帝都围城很长时间。


不知南飛這兩個圍城很長的史料何來?

  1. 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泝江,降下巴東。入巴郡。巴郡太守巴西趙筰拒守。攻破之。獲將軍嚴顏
复制代码

因此可以推断刘备入蜀走的是水路


不用推斷,華陽志有載

  1. 乃留軍師中郎將諸葛亮、將軍關羽、張飛鎮荊州,率萬人泝江西上。
复制代码

一只在关羽手中对抗乐进,一只被他自己带队入川,那么诸葛亮入蜀必定要借用孙权的水师。


這個就太想當然了,後漢三國還沒有後代意義上的專職的水師,以水軍著名的吳將就把情況說得明白

  1. 上岸擊賊,洗足入船
复制代码


當時的舟師,不過就是以船載兵罷了
回复 举报
2022-1-21 10:53:39

主题

好友

1245

积分

太守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 于 2022-1-21 11:34 编辑
寧泊子 发表于 2022-1-20 19:04
如果劉表手下一個中郎將叫大牛,那馬超算甚麼?黃忠完全沒有甚何史料證明他在劉表手下的作為,想像力不 ...

如果劉表手下一個中郎將叫大牛,那馬超算甚麼?黃忠完全沒有甚何史料證明他在劉表手下的作為,想像力不能太豐富。至於親疏有別,當是要把能力一起考慮之後的結果,這並非「用人唯親」,而是社會性與人性的必然。

1.马超在赤壁之前也没什么不得了的战绩,曹操给官不赴任,最后一介谏议大夫,文官而已。论战绩把他从关右彻底赶走的夏侯渊,是死在黄忠手上的,这点马孟起被老黄忠压一头是不争的事实。讲能力就要讲战绩、讲政绩,关张的战绩都不能跟老黄忠比;讲政绩一个丢了荆州,一个丢了徐州,老黄忠守护长沙可没有什么闪失。排在老黄忠前面,被嘲讽“任人唯亲”又如何反驳呢?

2.《黄忠传》:“荆州牧刘表以为中郎将,与表从子磐共守长沙攸县。”这两人是平级关系?刘表会这样用人?

《太史慈传》:“刘表从子磐,骁勇,数为寇於艾、西安诸县。策於是分海昬、建昌左右六县,以慈为建昌都尉,治海昬,并督诸将拒磐。磐绝迹不复为寇。”

刘磐既然是主动出击的攻击性军事组织,至少也相当于有假节的权限。这点当然不会输给老黄忠。

3.宁兄怎么解读“而將軍之故吏耳”不需要效忠?只不过“不得復為將軍死也。”故吏跟举主是什么关系?
回复 举报
2022-1-21 11:01:19

主题

好友

1245

积分

太守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 于 2022-1-21 11:21 编辑
寧泊子 发表于 2022-1-20 19:40
問題是區區對這問題的興趣有限,從現在做的功課看,該文作者應該是把尹異當李異,這一條已經可以推到

...

至於文中說的寋碩,在晉書作騫碩,到《通鑒》才變作寋碩,可見是由唐到宋間的傳抄發生錯誤,或把兩字當為一字也是發生在這時期。

至於以地為姓,目前沒找到德陽與寋/騫/謇的相關資料

1.宁兄这个思路不严谨。《晋书》成书虽比《通鉴》早,但抄本谁比较早?还是都比较晚?那么谁先抄错或者都抄错如何定论?史料传抄也需要研究版本学的

不知南飛這兩個圍城很長的史料何來?

2.你有兴趣先反查一下史料吧

3.《周瑜传》:“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蒙冲、斗舰不是水军?网上有复原图纸的

《吴主传》注引《魏略》载:“权乘大舰来观军,公(曹操)使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复,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这不是水战?只是以船载兵打成这样?宁兄得补课了
回复 举报
2022-1-21 21:09:39

主题

好友

2612

积分

大司马录尚书事

南飛,看到劉磐假節...這個對話是時侯結束了

區區參與的討論或發表,功課是一定會做的,這是自己的堅持。至於是不是要補課,思而不學則殆,區區故盼良師久矣,也與你共勉。

回复 举报
2022-1-24 08:07:49

主题

好友

1245

积分

太守

寧泊子 发表于 2022-1-21 21:09
南飛,看到劉磐假節...這個對話是時侯結束了

區區參與的討論或發表,功課是一定會做的,這是自己的堅持。 ...


假节的基本含义是:杀犯军令者。执掌地方军政大权是另一个方面。能够主动出击的部队如果连军法死刑都无法执行,那就没有纪律可言。这点看看《司马法》一类的兵书很好理解
回复 举报
2022-1-24 21:17:07

主题

好友

614

积分

县令

乌鹊南飞 发表于 2022-1-24 00:07
假节的基本含义是:杀犯军令者。执掌地方军政大权是另一个方面。能够主动出击的部队如果连军法死刑都无法 ...

度娘真厉害,简化解释一出历史瞬间就没意思了:lol
回复 举报
2022-1-25 08:15:11

主题

好友

1245

积分

太守

蒋科忻 发表于 2022-1-24 21:17
度娘真厉害,简化解释一出历史瞬间就没意思了

那么阁下能引经据典给出更好的解释?
回复 举报
2022-1-26 18:17:07

主题

好友

614

积分

县令

乌鹊南飞 发表于 2022-1-25 00:15
那么阁下能引经据典给出更好的解释?

解释什么呢?用晋书里的记载解释汉末?还是和神鸟一样以点带面?这里我倒是赞同宁督的意见,刘磐假节什么的一出来其实就没什么必要继续了,甚至更早些,黄忠为什么是老卒时就应该打住,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笑傲江湖里桃谷六杠研究直娘贼为什么是直的
回复 举报
2022-1-27 07:29:55

主题

好友

1245

积分

太守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 于 2022-1-27 07:31 编辑
蒋科忻 发表于 2022-1-26 18:17
解释什么呢?用晋书里的记载解释汉末?还是和神鸟一样以点带面?这里我倒是赞同宁督的意见,刘磐假节什么 ...


看来阁下只知以同期史料解释同期历史呢,那确实也没什么好说的,有空研究下吴简吧
回复 举报
2023-3-9 10:22:13

主题

好友

86

积分

布衣

乌鹊南飞 发表于 2022-1-16 10:03
这点确实比较奇怪,两人的恩怨即使从《三国演义》情节这么详细的小说里面来看,也刻画不足。如宁兄所说, ...

这有什么奇怪的,上海人歧视新上海人,新上海人歧视YP不就这点事?
如果士大夫是上海人那关羽就是新上海人,黄忠就是YP。
士大夫儒学为本不同兵革,关羽兵革但好歹熟读左氏,黄忠那就最下等咯。
回复 举报
2023-3-9 12:13:58

主题

好友

1245

积分

太守

柊司 发表于 2023-3-9 10:22
这有什么奇怪的,上海人歧视新上海人,新上海人歧视YP不就这点事?
如果士大夫是上海人那关羽就是新上海 ...


关羽傲慢藐人是常态,读了儒学的士大夫他也看不起。这算新上海人歧视上海人?是不是又乱了尊卑了呢
回复 举报
2023-3-9 12:18:29

主题

好友

86

积分

布衣

乌鹊南飞 发表于 2023-3-9 12:13
关羽傲慢藐人是常态,读了儒学的士大夫他也看不起。这算新上海人歧视上海人?是不是又乱了尊卑了呢 ...

你不会以为上海人歧视新上海人,新上海人还打心里喜欢上海人吧。。
回复 举报
2023-3-10 11:33:19

主题

好友

1245

积分

太守

柊司 发表于 2023-3-9 12:18
你不会以为上海人歧视新上海人,新上海人还打心里喜欢上海人吧。。

新上海人讨厌上海人,于是继续扩展鄙视链歧视外地人。那不是典型的不仁不义嘛
回复 举报
2023-3-10 11:41:19

主题

好友

86

积分

布衣

乌鹊南飞 发表于 2023-3-10 11:33
新上海人讨厌上海人,于是继续扩展鄙视链歧视外地人。那不是典型的不仁不义嘛 ...

我对这种道德判断并不感兴趣,我只是说,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人处于某一个歧视链中,完全可以不服上边对自己的歧视,又可以对下认同这个链条。正所谓“从我以上人人平等,自我以下尊卑有别”。
回复 举报
2023-3-10 11:47:34

主题

好友

86

积分

布衣

本帖最后由 柊司 于 2023-3-10 12:31 编辑
乌鹊南飞 发表于 2023-3-10 11:33
新上海人讨厌上海人,于是继续扩展鄙视链歧视外地人。那不是典型的不仁不义嘛 ...


我并不清楚你为何要论是否仁义的问题,但我猜你可能有怀疑我所说的与关羽的一般形象不合,所以不能成立。
在茶馆里你谈到了涉及对历史的判断,我回复了,但是那边需要审核,所以我一并发到这边来好了。

现代法学在判断案件的时候都不追求绝对真实,而只追求法律事实。这还是在现代科学的加持下,时间过去不远,当事人都健在的情况下。
其实案件本身也是一种历史事实,只不过是历史中微不足道的一瞬间。那你觉得历史怎么可能追求绝对真实?
我们假定存在一种绝对的事实,并且我们追求认识它,那么影响我们正确认识的至少有以下几种干扰:
1.统治者的干预。他们决定哪些能写,哪些不能写。
2.文本本身的叙述倾向。汉书的李夫人传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也许班固记叙的每一件事都是真实发生的,但他的叙述逻辑却给了人一种印象,那就是武帝是一个被动接受者,然而事实很可能相反。这里我并无意于批判班固,因为班固显然是在儒家的立场上来判断事件的,也许他真的发自内心的觉得是李延年,李夫人祸国殃民。但是任何史家都会有倾向,因为他们是人,不是机器。
3.文本的润色。晋书石勒载记记载张宾死后,石勒说“天欲不成吾事邪,何夺吾右侯之早也”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如果我们阅读过其他史书,很容易发现类似的事情非常的多,每个君主的发言也都是“何夺XX之早也”。这很明显就是借鉴的写法。石勒也许真的为张宾之死感到痛心,但是当时的发言未必就是记载的这句,顶多只能说内核是一致的。
4.史料的选择。新旧唐书在记载魏城之战的时候,都认为是李怀光勇而无谋不听马燧的劝告而导致了失败。然而根据原始的《邠志》记载,却是马燧嫉妒李怀光,临阵收兵,所以先胜后败。事实的真相如何我们并不清楚,但是我们完全可以猜测这是因为李怀光后来是叛贼马燧是良将,史家带有天然的偏见,从而舍弃了这一材料。
4.2.史料的另一种选择。史家编撰历史是有目的的,所谓继春秋之道,成一家之言。有些事在史家看来并不重要,不足以表达微言大义,所以就舍弃了。这跟现代史料学“上天穷地落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倾向相去甚远。这显然影响了我们对事实的判断。
5.史料的来源。我们知道除了皇帝有起居注以外,其他人的行为,是不可能被人一一记载的。那么我们怎么确认一件事发生过呢?或者说这件事最原始的记载是如何形成的?这恐怕只能来源于相关人士的记忆。那么记忆就会有如下几个问题:
        a.回忆的人有没有如实的叙述给记录者听?
        b.有很多群体性事件,是很复杂的。人的观察能力有限,任何一个人只能叙述一个侧面,而记录者也不可能采访每一个亲历者。
        c.现代研究表明,人是会选择性遗忘一些事情的,人类的记忆往往会和事实有出入。这无关乎人的道德,而是一种潜意识。因为任何一件事物,都是有很复杂的信息的,而人的记忆能力又有限,不可能原本拷贝。所以这就需要亲历者事后对事件做判断,建立因果联系,舍去无关的细节,记住他认为重要的大纲。然而人的的判断能力有别,也有限,亲历者所做的因果联系并不一定百分百能够成立。这说白了还是结果决定原因,这也就导致亲历者的叙述不可避免带有扭曲性。也就是说,最原始的记录,也只是一种叙述,而不是事实。
        d.记忆是可以被修改的。前一阵子网络上争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证据的角度来说,课本里无疑是“是人”,但是绝大多数人记忆中的却是“斯人”。这很可能是年代久远,后来电视和网络都是错误说法,回忆者已经被斯人洗脑,所以就觉得当初课本学的也是斯人。这说明我们的记忆并不可靠。

那么这一层层的剥下来,你觉得还有多少真实?以上的这些条目,1,2,3,4我们或许都能发现,但这也是有材料支持我们发现。很多时候,如果材料缺失,你是很难发现问题的。而我们知道中古以前,历史材料是很少的。至于5,我们根本就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研究建立在叙述的基础上,这就好比你去看新闻联播了解中国一样。新闻联播说的是真的吗?我想真实性肯定没有什么问题。但你觉得你只看新闻联播就能了解中国吗?史书就是古代的新闻联播。

所以这就是我说为什么不要去追求绝对真实。事实上兰克学派早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被抛弃了。任何声称自己能够了解真实的人,都是傲慢的。并不针对任何一个人,不管这个人是你南飞,还是杨文理,还是史学工作者,乃至于唐长孺陈寅恪,都是一样的。

我说这些的意思是,历史是构建出来的,它并不是什么事实。关羽的形象也是,并不存在一个绝对仁义的关羽,它只是后人眼中,记忆中的关羽。
回复 举报
2023-3-11 10:22:09

主题

好友

1245

积分

太守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 于 2023-3-11 10:42 编辑
柊司 发表于 2023-3-10 11:47
我并不清楚你为何要论是否仁义的问题,但我猜你可能有怀疑我所说的与关羽的一般形象不合,所以不能成立。 ...


我看你的观点还是在史料记载中找直接事实作为真相,我的观点更倾向老毛所说“二十四史大部分是假的,就是所谓的信史也大半是假的”。为什么说是假的呢?理由你上面列举了不少,我再补充一些。一般来说,史料记载的通常只是 导火索 ,对于历史走向起真正支配作用的人和事并没有叙述。比较典型的是陈平离间范增那一出。陈平主导的离间活动肯定做了大量工作,而具体起到多大的作用,其实就跟广告效应一样,一半是扔到水里了。那么他们这一系在表功的时候会怎么说?就是整个充满戏剧性的离间计。用乾隆的话来说“是三岁小孩也不信”,虽然大清也是这么干的。这类记载充斥于官方记载之中。

我不认为这些属于真相或者事实,而更愿意把它视为实验数据。通常还是比较反常的实验数据。实验数据本身并非事实,只是反映了事实。细心收集实验数据,提炼背后的定律,则是我喜欢做的。定律虽然也不见得就等价于真相,相比经常彼此矛盾的数据,那是前进了一大步
回复 举报
2023-3-24 13:53:04

主题

好友

86

积分

布衣

乌鹊南飞 发表于 2023-3-11 10:22
我看你的观点还是在史料记载中找直接事实作为真相,我的观点更倾向老毛所说“二十四史大部分是假的,就是 ...

我举那么多例子,显然只是为了说明,历史研究没有真相。
或者这样讲,真相并不是第一目标,材料本身的真假也并不是特别重要。
重要的这些材料反应了什么,你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手法,能够考察出某一个侧面。
你提出的例子,其实就属于历史叙述人员建立因果之后下的判断,它本质上是历史学家的创作,而不是事实。
乾隆,毛不是历史学家,但是他们根据自身经历,很敏锐的指出了问题。
毛说二十四史都是假的当然是个准确的判断,但其实比较类似于常识,光指出这一点是不够的。
不知道南飞你平时有没有关注史学理论,我这样说可能有一点冒犯,但我觉得你的观念还是接近兰克实证主义,但略有一些怀疑。建议你可以看看海德怀特,安克斯密特和斯金纳的理论,如果没有那么多空余时间看看彭刚的《叙事的转向》第1,2,3章也行。
回复 举报
2023-3-29 10:39:19

主题

好友

1245

积分

太守

柊司 发表于 2023-3-24 13:53
我举那么多例子,显然只是为了说明,历史研究没有真相。
或者这样讲,真相并不是第一目标,材料 ...

前几日出去了,彭刚的书网上找了一下,还不错,看了第一章之后没找到免费的。这一帖我打算把你推荐的看了再详细回复。

几年前我在本版写了篇《论陈寿写史的文风》,算是对海德怀特转义理论的一次探索,柊司有兴趣不妨看看:
https://www.langya.org/forum.php ... &extra=page%3D1

兰克的实证主义对我的一生来说,是一件很喜剧的事情,呵呵呵。
回复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Langya.Org ( 浙ICP备05062527号-1 )

GMT+8, 2023-5-28 14:23 , Processed in 0.07109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2 Comsenz Inc. Design by 360cd.cn

返回顶部